查看原文
其他

【专稿推荐】张运洲, 代红才, 吴潇雨, 等.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2023-12-18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

张运洲  代红才  吴潇雨  陈睿  张宁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

 Cited

张运洲, 代红才, 吴潇雨, 等.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J]. 中国电力, 2021, 54(2): 1-10.

ZHANG Yunzhou, DAI Hongcai, WU Xiaoyu, et al. Development trends and key issues of china's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s[J]. Electric Power, 2021, 54(2): 1-10.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转型加速,特别是在中国提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下,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为此,本文立足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能源转型方向,研判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分析当前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为中国综合能源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本文首先从能源客户需求、能源技术、能源服务模式、能源服务业态、能源政策等多个维度,研判了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其次,本文对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现阶段的突出矛盾及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政府、行业、企业、项目等不同层面,从财政支持、生态圈与标准化、运营模式优化、技术支撑等多个维度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为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3.

论文重点内容

3.1 综合能源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转型加速,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将呈现需求不断涌现、技术突破创新、模式迭代演进、业态蓬勃发展、政策逐步完善等五大发展趋势。      经济形势的变化、服务对象的拓展,将催生综合能源服务新需求不断涌现。从经济形势看,中国宏观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用户对高品质能源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用能需求呈现综合化、定制化两大特征,一体化、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正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科技、消费、产业等内循环逐步贯通,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态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产业生态不断优化,激发综合能源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从服务对象看,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设施进一步拓展了综合能源的服务对象,其能耗高、用能需求综合化等特征,为能效提升、多能供应等综合能源服务细分领域带来了潜在需求。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涵盖专业技术领域众多,主要包含单项技术、多能耦合技术、能源数字化技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各类技术将不断创新突破,为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电化学储能、微型燃气轮机等单项技术,区域热电联供、电转气(power to gas,P2G)等多能耦合技术,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管控、能源区块链等能源数字化技术将成为关注重点。      综合能源服务主要包含单体式、集成式、平台式3类业务模式,以电为中心、单体式业务向集成化发展,采用一体化方式满足用户多元用能需求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平台化发展模式将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1 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

Fig.1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electricity


图2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架构

Fig.2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platform architecture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条长、市场主体众多,需要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理念打造新业态。其核心是围绕用户节能降本增值的高品质能源服务需求,融合“综合能源服务+互联网”、混合所有制、产业联盟等多元方式,重塑价值链和产业链,打造跨界融合、线上线下结合,集能量、信息、金融等要素于一体的新业务组织形态。

图3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

Fig.3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ecology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具有行业壁垒较高、资金技术密集的特点,而能源体制变革须由政府来主导,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制定规划进行引领,资金的汇聚需要补贴政策来引导。因此,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驱动需求。“十三五”期间,中央、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能互补集成、清洁供暖等政策文件,呈现出鼓励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关注产业规划等特点。
3.2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关键问题
      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愿景,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理念将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能源用户对能效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是提高能效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工业/企业园区、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能效提升项目一般属于重资产投资,具有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加之能效提升涵盖专业技术领域众多,市场主体进入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尚存顾虑。在此背景下,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面临能效提升需求与企业追求效益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形成合力,政策、模式、技术多管齐下,着力平衡好国家能效提升目标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层面,重点从产业发展扶持、财政扶持等方面发力,制定出台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划、财税补贴等政策。行业层面,加快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建设和标准化建设;重点聚焦医院、高校、办公楼宇、园区等高价值用户,加快打造一批示范工程。企业层面,重点从考核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发力,做好企业短期收益与长期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与提高能效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项目层面加快推动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进一步加强先进技术对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支撑;按照存量、增量分类实施策略,推广“一次改造+二次优化”模式、“一体化供应+一体化智慧管控”模式,以模式创新支撑综合能源服务高质量发展。


4.

研究结论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转型持续深化,特别是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推动下,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将呈现需求不断涌现、技术突破创新、模式迭代演进、业态蓬勃发展、政策逐步完善等五大发展趋势;但同时面临能效提升需求与企业追求效益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形成合力,政策、模式、技术多管齐下,加速制定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划并加大相关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生态圈与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运营模式优化、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力度,推动中国综合能源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张运洲(1962—),男,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与管理、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研究,

E-mail:zhangyunzhou@sgeri.sgcc.com.cn;


第二作者:代红才(1977—),男,高级工程师,从事能源电力战略规划、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研究,

E-mail:daihongcai@sgeri.sgcc.com.cn;


第三作者:吴潇雨(1991—),男,博士,从事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研究,

E-mail:wuxiaoyu@sgeri.sgcc.com.cn;


第四作者(通信作者):陈睿(1991—),男,通信作者,博士,从事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研究,

E-mail:chenrui@sgeri.sgcc.com.cn;


第五作者:张宁(1989—),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能源电力规划、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研究,

E-mail:zhangning@sgeri.sgcc.com.cn。



团队介绍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智库机构,主要承担理论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提供智力支撑,为政府政策制定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能源电力发展与能源经济研究、能源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电网发展与管理决策支撑研究、企业发展与管理决策支撑研究等领域。国网能源院作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研究咨询基地,以及央企智库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支撑机构,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智库影响力排名”名单及“中国核心智库”;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入选“全球最佳科技政策研究智库”排名榜单,其中2020年在上榜中国智库中排名第3,全球排名第71。






 往期回顾 


《中国电力》2021年第2期目录

【精彩论文】基于回路直流电阻测量的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离线故障定位

【精彩论文】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缺陷检测

【精彩论文】配电网中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发电性能仿真

【精彩论文】高压大功率器件用6 kV/180 ℃高温反偏测试装置研制

【征稿启事】“能源转型背景下增强电力系统弹性方法”专题

【征稿启事】“含大规模储能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协调规划与优化调度技术”专题

【征稿启事】“高压碳化硅器件及应用技术”专题

【征稿启事】“直流电网故障电流抑制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编辑:杨彪

审核:方彤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